蝴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也谈文学叫好不叫座

2017-11-08 20:39:17 作者:绛洞花王

可刘勰的高明之处并不止于此处,他还详细列举了鉴赏者存在的三个毛病: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

直到萧统的出现,陶渊明才算是碰到了知音。萧统说:“余素爱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字里行间都真诚地表达了对于陶渊明由衷的敬仰。此外,萧统最早为陶渊明编集并作传,采集他的八首诗入《文选》。从此以后,陶渊明总算在文学史上有了一席之地,但此时,距离东晋已过了三个朝代 ,历时一百年。其间经历了多少辛酸与误解,不言自明。

在前行的道路上,还需要时不时停驻脚步,思考一下自身的定位。

这一点,我想对于写作的人,尤其是闷在书斋里的人,至关重要。

这段话并不难懂,归根到底是在告诉我们,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类似于知音。倘若遇到好的知音,能够鉴赏文章,也就不会导致好文被埋没。

再详细列举,会发现那些璀璨的文学之星也曾经有过顾影自怜的时刻。孟浩然屡试不第,漂泊无依;柳永不得不奉旨填词,未来之路幽暗如漆;姜夔对自己无所成就的人生始终无法释怀;孟郊一生怀才不遇,自伤自怜……

写作,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热爱写作,需要充足的理由。比如说,是为了愤怒的宣泄,愤怒出诗人嘛;又比如说,为了证明自己在人世的存在,我写故我在嘛;或者,还有一种人,比如余华,热爱写作,只是因为它给了人更多欲望、更多的想象力、更多的情感。

下午的时候有简友询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选择题材?在我看来,叫好不叫座是个挺大的问题。”看得出来,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应该是心存疑惑的。而这简单的两句话,却不觉撩拨动了我沉寂的思绪。

《蝴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也谈文学叫好不叫座》by 绛洞花王

好在,到了近代,王国维先生给予了渊明的文学成就以精准的评价。王国维曾说“天才者,或数十年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生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透过这段评价,渊明也算遇到了难得一觅的知音。

那么,是不是只有当今新时代的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呢?当我们走进历史的长廊,会轻而易举地发现,类似的尴尬,古人也遭遇了不少。

清代出了两个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和曹雪芹。俩人写作的时代,没有出版社,没有稿费和版税,更没有这样那样的奖项,写作甚至成为了一件寂寞和被人耻笑的事情。可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写成了伟大著作《红楼梦》。而蒲松龄数十年如一日的写作,终于成就了他“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艺术境地。

我是爱读李煜的文章的,文章憎命达。也许正是悲催的人生遭际才催生了一代伟大词人。李煜在诗中抒发的情感太过炽烈,以至于感染了千年以后的读者。这样的文章,这样的诗歌,简直是在用生命谱成的一曲悲壮的歌。不消他本人去拼命言说,早已赚了后人成筐的眼泪。试问,这样的文章,还需要庸人自扰般地担忧叫好不叫座吗?

因而,今昔对比,成为他文中常见的意象。无论是春花秋月、风声雨声,还是落红残花,都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哀戚。

众所周知,李煜是五代南唐的国主,因而被称为李后主。他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不平:在宋兵攻打下金陵之后,他被作为俘虏送到汴京。从此以后便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最后悲催到连怀念故国都不得,一杯毒酒带走了这个误投胎皇家的多情词人。

以上几点弊病,在我看来,都是导致读者不能对除了自己以外的文学作品作出真诚的理解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的重要原因。

可是睿智旷达如王维之辈,对待陶渊明尚不能做到完全理解。他否定陶渊明从彭泽令上辞官归去,认为他完全是自讨苦吃,是“忘大受小”。因而,王维也很难成为渊明文学上的知己。

我想,这个问题,其实在不经意间已经涉及到了“知音”层面。对于“知音”这一问题,当属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讲得最为清楚。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显赫地位。《知音》篇也收录在其中。

毕竟,写作是一条比人生还要漫长的道路啊……

所以,真正的文学是不怕埋没的,优秀的作品总有人慧眼识珠。时间,会来检视一切。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低头默默耕耘。

李煜在词中沉吟道:“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山河”,字里行间充斥着沧桑感,而他也常常从梦境中被唤醒,一个人在孤寂的夜里独自品味着屈辱和痛苦。

这个中辛酸,更与何人说呢?

大千世界,人声鼎沸,我们只能在一隅低语。写作,俨然成了直抒胸臆的刀和笔。但是,要时刻牢记,不要轻浮急躁,耐住性子,以我手写我心。时代发展越快,我们就要越慢。

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着“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称号的陶渊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举重若轻的,甚至是无人可撼的。而他也影响了王绩、孟浩然等一大批优秀诗人。

当今文学果真是处于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吗?

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十二天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通读诗书后不难发现,一些真正了不起的书、了不起的作家,他们总有一些共同特点,一般来说,在精神上非常自尊,不把自己看得那么廉价。在清贫中耐得住寂寞,时时刻刻以自我的初心为导向。

相关阅读
我的胸口多个洞

一 离职的时候,老刘一再挽留,还提了加薪。说真的,老刘的加薪确实让我心动了一下。我顶着诱惑,坚定了自己的态度。离开老刘的办公室之前,老刘讳莫如深的说道:“人到中年,可跟年轻时候不一样了,你休息休息,愿意回来的时候再联系我,公司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老刘的客气话一向说的很漂亮,当真就完了。 出了写字楼,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就连天空都觉得蓝了不少。离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休息休息。在老刘这...

那棵香樟树,那个树下的人

01 这些天广州的天气格外的好,天空湛蓝得没有一点瑕疵,每个夜晚,都会看到一轮洁白的月亮挂在空中。月亮越来越圆,总觉得好像某个重要的人的生日快要到了。是的,九月十六日,我外婆的生日。她,已经去世整整四年了。 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落一地。想到外婆,想到那棵香樟树,记忆的匣子渐渐的打开。 02 我的外婆,算是一个孤儿,刚出生就被送到别的人家了。我不曾知道她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如何,只知道她不曾读过...

如果有预见我希望不遇见

本文参加简书七大主题征文S2 https://www.jianshu.com/p/bfb8985e886c 主题:期盼 2014年9月,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我来到了心仪的大学,那时候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大一那年报了很多社团,闲暇时间就跟着社团到处募资、拉人当志愿者,很充实很开心。 有一次在男生宿舍楼3栋下面为贫困地区募捐,趁很多人下课路过,我拿着募捐箱看到人就跑到别人面前说:“捐点钱吧,...

这婚,是离还是修?

文/淡淡 “走,要死一起死,都死都死。”池塘边的小秋疯狂的拉着她老公,她要同归于尽。若不是池塘边有铁栅栏,说不定早就跳下去了。 “小秋,小秋....”小秋老公拉着小秋试着心平气和的劝说。 “小秋,看开点,死解决不了问题。”村民们也都上前劝导。 小秋不管不顾就是要与这个贱男人同归于尽。 一天前 “妈,朵朵也快三个月了。正好赶上中秋节,要不就弄点吃的热闹热闹吧。”小秋对着婆婆说。 小秋年级不大却...

啊…哦,宝贝下面留流了好多水,哦哦好爽啊啊舒服-许愿树下

那一天的录制可以说是风风火火的开场,匆匆忙忙的结束,作为一个主推综艺的收关最后一站,整个制作团队都提不起劲儿来,再加上今日又出了点事儿,大家都只想赶快把这个项目

一枯冢,两孤魂

1 苏君枯白的头发被肆虐的风吹的乱舞,他单薄佝偻的身子在风中更像是摇曳的枯灯。只是苏君却恍若还无知觉一般,依然捧着手中的书信静静发呆。良久,几滴清泪从苏君浑浊无神的眸中流出,顺着他那褶皱如树皮般的皱纹滑落到纸上。 苏君心疼的用袖子拂去泪水,生怕泪水把信上的字迹洇湿而模糊。这封信用的纸并不多么讲究,随着时间流逝,更是已经发黄变皱,只是此时的苏君却如同至宝一般,捧着这信不肯放手。 可能贵重的,不...

这世界本没有那么难,只是我们想要的都不简单

01 今天,我辞职了。 从大二暑假开始走出校园,算起来实习了有一年多。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倦怠。 就像大学这四年,和很多人一样,在学校里待久了,慢慢就变得懒散不堪,精神上就像打了麻药,对校门外的一切浑然无感,天就是图书馆大楼那么高,地也就田径场那块塑胶那么厚。 每每看着社会上灰头土脸的人,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悠然闲适的优越感: “你看,那人好像条狗。” 02 跟老板提出辞职的时候,...

你们的爱,只能让我逃离

初夏时分,在这逼仄的火车车厢里,空气中夹杂着脚臭味与汗臭味,这种混合后的味道随着呼噜声与嗑瓜子的声音,一波一波地冲击着鸣凤的鼻孔,尽管她不喜欢这车厢里的味道,但相对于“家”,她还是更愿意去忍受这个味道,因为这个味道只是使她鼻孔压抑,而“家”却让她身心都感到窒息。 凌晨两点十分,随着车厢乘务员“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方便面”这样的吆喝声远去,鸣凤终于到达了星城的火车站,这是她第一次坐火车,第...

言情后花园©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