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当给她们竖一个“节妇碑”!

2018-10-13 22:00:20 作者:大纬

我奶奶去世六年了,走时91岁,我爷爷不到50岁就去世了,我奶奶为他守寡差不多半个世纪,奶奶年老时脑子混乱了,经常把我当成我小姑,每次送饭给奶奶吃,奶奶必说一句“X如啊,去叫你爸来吃饭了。”纵使爷爷走了快50年了,奶奶这半世纪以来几乎天天念叨着他的名字,不曾或忘。

同村里一个女孩子是我的好朋友,她父亲在她8、9岁时骑摩托车出了车祸,留下母亲和她们姐弟三人,她妈妈也是在工厂里打工,做电子手工,经常让工厂里的师傅把这些手工送到她家里,让三个孩子帮忙做,她们姐弟三人每天放学回家帮忙做家务,接着做手工,在门口摆着一张木桌子,上面摆满了手工,书本摊开放在一边,一边做手工一边背诵课本,如今这女孩大学毕业几年了,是个会计,业余时间还在做兼职,老公是她的高中同学,生了两个男宝宝,特别幸福,两个弟弟也陆续可以成家了。

......

真当给她们竖一个“节妇碑”!

农村里守寡的女人特别多,日子也特别苦,她们的儿女没有父亲,生活里缺失了父爱,常常缺衣少食,日子过得真的特别难,村里的人即使对他们怜悯也无法常常接济他们,坏心的人还会欺侮、看不起他们。

我奶奶一生有六个子女,其中小姑的丈夫英年早逝,小姑和姑丈是自己看对眼的,小姑36岁时守寡,其时她的儿子12岁女儿才8岁,今年她57岁,整整守了21年,儿子和女儿都已成家生了孩子。

还有一位婶婶,当年她丈夫是开手扶车的,人特别老实勤快,一次给人开车送沙子的时候,为了与人方便把车子开近点,方便卸沙时别人不必走太远装沙,手扶车出了事故,他被车活活砸死了,留下了他的老婆和一儿一女,后来这位婶婶也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大女儿读了本科,考了证挂靠给别人使用,每年额外有几万元的收入,在外面读书认识了老公,如今也是一儿一女非常幸福,小儿子读了本地大专院校,毕业之后进了一家大企业实习,最开始一个月才700元,如今十年过去,月入过万。她丈夫当年留下一间三层半的房子,还是粗坯,前些年已经装修的特别漂亮,如今只等着娶媳妇了。

我外婆今年86岁,我妈59岁,我妈生日是2月12,我外公去世是2.16,我妈刚出生四天,我外公就去世了,临死前跟我外婆说,不要把我妈送人,要好好养大,一个刚生了小女儿尚在坐月子便死了丈夫的女人,此后漫漫人生,你叫她如何度过?

一些寡妇心志高,不接受别人的怜悯施舍,咬着牙也要把日子过得不比别人差,比如我家的小姑,她特别节省,但是跟别人交往,你丝毫看不出她家里哪里不如人家,物质上有来必有往,帮得到别人的事她都会去帮,手脚勤快,也不接受村里贫困户的名额补助。

59年,光阴在艰难刻苦的每个平常日子里,缓慢却又快速的划过,一转眼,妙龄少妇已鬓发如霜,膝下嗷嗷待哺的孩子都已各自成家,开枝散叶。

不得不说,她们真的太苦了。

如今我外婆常常说,我们的生活太幸福了,要穿有穿,要吃有吃,却经常有这有那的烦恼,生活好了,欲望多了,反而有了太多的不满足。

姑丈走时,大伯父主张小姑再嫁,甚至人选都帮她挑好了,但是小姑拒绝了,这么多年来,小姑一直在工厂里打工,每个月一千多元,表哥表姐都没怎么读过书,小姑是极力想让他们上学的,奈何两人都不是读书的料子。这么多年,一双儿女让小姑很不省心,特别是生病的时候,多年前见过一次表哥生病,小姑踩着自行车到处去借钱,大热的天,她精神特别萎靡,那一刻的情景多年竟不曾忘记。

那个时代,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何况守了寡的女人。

大伯父讲过我爸一件糗事,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爸13岁,爷爷去世我爸非常高兴,为什么,因为有米饭吃了,村子里做白事,可以吃两三天米饭,再不必吃稀得不能再稀的粥。

相关阅读
青梅未透酒尚温

​​扬州晚春,五月方才入了梅雨时分。 初晨细雨霏霏,河面芦苇正值葳蕤,远处,一枚乌蓬小舟划开碧波两道,从芦苇深处悄然飘出。 “爹,我饿了。” 说话的是个年级不大的男孩,身披一件与体型不符的宽大蓑衣,帽檐几乎遮住了鼻尖,手里紧紧抓着一对木桨,缓缓摇动,显得极为吃力。 船篷里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细微声响,不一会又重归寂静。 男孩甩开手中木桨,朝着船舱里正睡得鼾声如雷的男子大喊道:“姓杨的,我饿了,...

那个让我不断碰壁的男人

“同学,同学,到了。” 我从滴滴师傅的叫声中醒来,道了声抱歉后拉开车门走下。福州十一月的天在深夜毫不吝啬的放着冷气,我不由的裹紧了身上并不是很厚的外套,大步向着宿舍走去。 就在我以为如此疲惫的我会在碰到床后迅速睡死过去的时候,却发现躺在床上是如此的清醒。 和深夜的冷风无关,我,失眠了。 深夜的感情一旦被释放,就会掉进无尽的回忆中,此刻的思绪被一种莫名的引力牵着,把岁月里相似或相同的事情都串成...

方向错了,所有的努力都是笑话

这个名字,这个故事,始终是沉甸甸的。主人公就像掉入井底的蜗牛,以为一步一步慢慢地爬,总有一天能够爬出井口,拥抱阳光。谁料,风云突变,励志剧变成苦情戏,最终落得一地鸡毛,一丝惨笑,一声叹息。 血泪学艺生涯 1912年,北京。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进入富连成科班学起了花旦。他叫于连泉。 学艺很苦。民间说法,家有三升粮,绝不吃开口饭。 当时,富连成人才辈出,几乎称得上京剧届的牛津哈佛。可是规矩严苛到恐...

猫小新的“独白”

今天早上与每天的早上一样,我们兄弟俩坐在你的卧室门口等你,等你醒来给我们早餐吃。弟弟首秋,你一直都叫它小秋或秋秋,总是在你开门后一声不响地蹿进卧室里去逛一圈,我不去,我只是站在门口朝你喵一声“早上好!” 今天有点不同,我已经感到很饿了你才开门,所以我喵的声音有点长,我不知道你理解没有,我的意思是“你终于开门了,你今天睡懒觉了!”我不是怪你,我只是饿了。 秋好像总是不清楚你起床后的...

【悬念短篇小说】魔都艳遇

简介:夜色与孤独侵袭,沉沦成魔。每一句都有结局。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魔都,以前我从没有奢望从这个富庶的大城市中获得任何惊喜,当然也不期待有什么艳遇。 这个城市之所以被称作“魔都”,可能是由于它具有世界其它城市所没有的“魔性”,而产生这种“魔性”的根源,据说是这个城市有“多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共存,甚至是真的有“魔”。“不同性质的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结果这个城市有种种奇特的现象,有种种奇特的...

阿珍的故事

初潮辍学 阿珍初潮的时候十一岁。这个现象比村里同龄的女孩们提早到来有四年时间,这让她觉得恐慌,也觉得羞愧。因为什么都不一样,比如小书包里装的,在茅房里经历的,走路的姿势……一切都不一样。阿珍觉得羞愧,其他小伙伴觉得好奇。只有母亲知道,阿珍长大了。 为了避免同龄的孩子上学放学都围着她唱:“阿珍流血了!阿珍流血了!”,第一次初潮胆颤心惊地结束后,她打死也不肯上学了。 不去上学,就在家放牛。为了其...

渡劫(上 )

他恍惚了一下,还是躲开了我的触碰,说出的话更是让我的心碎了一地。

面子先生两篇

已经发表于山东精短文学微刊 作者:梁爱琴 皮革油 面子先生长得高大,相貌周正,时时注意外在形象的,交流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受不了被指责和看不起,典型大男子主义,但却徒有其表,但他似乎宁愿要这个外表、形象和面子,因为面子比里子更重要的。 客厅的沙发用很长时间了,一片暗淡,而且座位下面也有些皮革开裂,生活的局促可见一斑。因朋友要来,这面子先生便开始动脑筋,买了皮革油来擦沙发。 妻子见状说:“不必搞...

言情后花园©2020